top of page

收入不穩定者 現金流優於利得

purplesmiling

各位讀者們新年快樂,金蛇旺運!農曆年過後通常都是轉職最盛的時刻,我自己觀察,近年來大家對工作的期待有著相當大地改變,穩定不一定是首選,更多期待靈活的工時、甚至更願意一圓創業夢。


轉換到數據,申請青年創業貸款的人數8.6萬創新高,非典型就業人口超過80萬人也持續創高。本期想談談對沒有固定薪資的工作者,資產配置的想法。


直接先說結論,我認為這群人穩定領息比追求資本利得更重要。因為當少了穩定現金流時,極可能影響到日常生活情緒,甚至是面對問題時的判斷力。把本金投入有息收的金融商品,領到的配息可以靈活運用於生活開支,或是再用來定期定額賺資本利得的商品。


非典型工作者該領股息還是領債息?回答這題前,先再次提醒各位讀者,就算是配息的商品,還是應該以「含息總報酬」來評估,而非一昧地追高殖利率。若以此觀點來說,股息絕對優於債券,畢竟債券價格波動有固定區間,不像股票有持續創新高的可能,因此債券在累積資產方面會較不利。


但股息會有什麼問題呢?假設台股去年上漲3成,今年下跌1成,平均報酬率是10%,而債券則是連續2年平均都5%。會有什麼狀況?去年進場的股票投資人當然開心,股票賺3成大勝債券,但是今年就會很煎熬了,股票跌10%,大輸債券的正5%報酬。所以提醒大家,同樣都是現金流,股息和債息還是有不同特性,要清楚瞭解。


最後,想討論的是,目前市面上標榜配息的股票基金或ETF,在選股邏輯上都會直接以買進高股息股票為主。但是以追求資本利得聞名的「貝萊德世界科技」這檔基金,2年前卻出了一個A10級別月配息版本,簡單來說,它的選股邏輯完全沒改變,還是以追求資本利得為主,不會刻意去選高股息股票,當然帳上就不會有太多股息息收。



那怎麼配息給投資人?基金設計以賣掉持股的方式,用資本利得來做月配息。只可惜目前還是只有美元版,無法提供台幣的現金流來源。但對於想買科技基金,但又有每月現金流需求的人來說,我認為有這樣設計機制的商品是挺不錯的選擇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